世界快看点丨今日元宵,感受典籍里的传统佳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月3日,省图书馆西北楼展厅里,观众往来不断。“日出新卯 春暖兆福——二〇二三年新春典籍文化展”正在举办,展览一直持续至元宵节当天。
展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学会承办。展出图片来自境内外多家博物馆、图书馆所藏的新春典籍,包含大量与兔相关的图文,以及《岁朝欢庆图》《饯腊迎祥·黄羊祭灶》等关于过大年的“美文美图”,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人文精神。
观众李辉告诉记者,此前自己一直在看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对于中华典籍有了全新的认识,因此当天来新春典籍文化展打卡,在典籍故事里找找民俗渊源。
省图书馆馆长林旭东认为,中国年俗文化跨越千年绵延不绝,我们至今还可以了解到历朝历代的新年礼俗,典籍的承载记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比如,“集”是中国古籍分类四分法中的一大部类,其中歌咏除夕和春节的文学作品很多,既有对朝会的记录,更有对民俗的介绍;既是节庆情景的再现,也是流传千古的佳作。
元宵节前,很多地方开展新一轮民俗表演活动。一批洋溢着热烈氛围的活态展演,为现代人的文化生活增添传统韵味。潜山市五庙乡的新春“村晚”,总是少不了潜山弹腔“亮嗓”。潜山弹腔的地域特征、潜山弹腔与京剧的关联,见于诸多典籍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弹腔传承人许开学,读典籍、抄曲谱,从典籍中追寻非遗的源流,发现民俗活态传承的启示。以典籍为源头,传统民俗活动、多元互动交流等形成更多种类、更多层次的新体验,文化传承实现了更深层次的延展。
古为今用、服务当代,典籍不能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藏品、展品。安徽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主任彭君华介绍,现在很多以典籍为主题的创新作品、节目“破圈”,深受大众喜爱。近年来,古籍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不断出成果,以更加丰富的形式走进大众、推广普及。让典籍里的传统文化跃然纸上,“活”起来、“动”起来,以轻盈的“体态”展现深厚的文化力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