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失误就是最后一次失误”——走近在“刀尖起舞”的合肥排爆特警
模拟排爆现场
排爆训练中
(资料图片)
近期,影视剧《归路》持续热播,剧中男主角的原型是一名排爆特警,让这份职业引起了不少剧迷的讨论。现实当中,排爆特警是什么样子?近日,记者来到合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找到了排爆特警陈忠勤,听他分享排爆工作的难忘瞬间。
“第一次失误,就是最后一次失误”
排爆特警常常被称为“拆弹专家”,但其实,他们还有着另一个名字——“刀尖舞者”。陈忠勤解释,这是因为,排爆是一项容错率为零的工作,任何一处细节出了差错,都可能会导致不可逆转的惨痛后果。
记者在陈忠勤所在大队的会议室里看到墙上有一句非常醒目的标语:“你的第一次失误,就是最后一次失误”。为了不发生这“第一次失误”,平时的训练和学习,尤为关键。
排爆服重达70多斤,这首先对于排爆特警的体能就有一定的要求。陈忠勤和同事们平时有基础的体能训练,如长跑、负重跑、翻运轮胎、徒手攀爬等。除此之外,他们还会针对专业技能展开培训。
“平时,我们会自制爆炸装置模型,这是必备的训练项目。各种装置的引爆原理都要牢记在心,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和操作技巧,掌握更多爆炸物方面的知识。”陈忠勤介绍,同时,他们还有穿针引线等项目,锻炼手稳心细。
排爆服需要队员帮忙才能穿上。
“万一真炸了,至少能留下一只右手”
一提起排爆、拆弹,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众多影视剧中曾出现的经典桥段“剪红线、剪蓝线”,以及滴滴答答、令人紧张的倒计时声。那在现实生活中,排爆工作究竟是什么样的?
“相对来说,涉爆类警情整体是较少的。除了搜排爆,我们也从事一些安检保障工作。”陈忠勤介绍,搜排爆工作时,到了现场首先要疏散人群,然后对接现场指挥、对疑似爆炸物和核心现场进行观察,之后拟定排爆方案,决定是转移、摧毁或是现场手工拆除。
“在处置过程中,一般只有主排爆手一个人在核心现场,因为万一发生意外,这样可以尽量减少人员伤亡,所以,这就对主排爆手的独立判断能力和综合经验要求很高。”陈忠勤说。
陈忠勤和记者讲述了他最近一次的出警,是一位回收废品的大爷报警称拾到了一枚疑似废弃的手雷。陈忠勤说,当时,这枚“手雷”被放在三轮车中,杂物较多,存在许多观察盲区,初步只能看出其外形完整、稳定性较强,难以判断其真实性。由于转移环境有限,经研判,最终决定用手将“手雷”转移至排爆罐中。
“成功转移后,我们也发现这个‘手雷’其实是一个造型逼真的工艺品。”陈忠勤坦言,在不了解其真实情况时,他选择了用左手去转移,“万一它是真的,且爆炸了,那我至少还能留下一只右手。”
体能训练
从军人到排爆特警,初心未曾改变
34岁的陈忠勤是江苏盐城人,2017年11月参加公安工作,现在是合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七大队四级警长。当被问起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排爆作为主要工作方向时,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说,“我以前在部队就干过这个,也喜欢这个。”
陈忠勤曾在合肥当过5年兵,其间,在进行各类基础训练的同时,也会接受如排爆等专项训练,当时正有着青年锐气的他就对排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从部队退役后,陈忠勤抓住机会,考入特警支队,并凭借一身排爆技能,很快成长为一名主排爆手。
2020年6月,陈忠勤被评为特警支队“优秀特警”,同年,被合肥市公安局聘为警务技能实战教官,2022年,还被评为特警支队“十大标兵”。
无论是作为一名武警战士、一名排爆特警,还是实战教官,陈忠勤的初心从未改变。“从军人到警察,身穿的制服不同,但保家卫国的信仰是一样的。”
模拟出警现场
“用尽全力守护合肥的安全稳定”
陈忠勤坦言,来合肥十几年,他眼见着这座城市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他对这里的感情也日渐增长。也正因如此,他想要用尽全力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全稳定,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能拥有“稳稳的安全感”。“我想,训练多一点、努力一点,实践时就会更有把握一些,也就更有信心能守护好这座城市。”
如今,陈忠勤已经在合肥定居。平时出警时,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基本不会主动透露具体的工作内容,但他心里明白,自己的工作,正是守护万家灯火。
合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七大队教导员王军向记者介绍,目前,合肥从事排爆工作的共有10余名特警,集中在七大队里,大队现也正在吸纳新生力量。“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队员,会接力、合力、全力守护好合肥的安宁。”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任海怡/文 王浩/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