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滚动:“‘合肥模式’ 值得学习借鉴推广”
市政技术人员监测合肥立交桥荷载压力
5月1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合肥市召开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现场会。本次会议意义重大,20多个城市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合肥,在住建部的指导下,学习借鉴“清华方案·合肥模式”及安徽等地的经验,部署城市安全发展新征程。
点赞:
【资料图】
“合肥模式”让城市安全
有保障有温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发展的战略要求。
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是城市更新和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及早发现和管控城市燃气、桥梁、供水、排水防涝等领域的风险隐患,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让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本次会议前,来自全国住建系统、试点城市、有关协会的与会代表,专门实地参观了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有关监测点,观摩了相关技术研发、运行监测等情况。
“安徽省的系统推进等好的经验,让人深受启发,回去后将认真学习,借鉴推广。”一位参会人士由衷点赞,对“合肥模式”印象深刻,零距离察看了桥梁、燃气等领域先进的监测设备和预警系统,无论是技术还是机制上,都让城市安全运行有保障有温度。
近年来,安徽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以“清华方案·合肥模式”为样板,不断创新探索,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体会。
比如,强化创新驱动,深入推进公共安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形成有核心技术、有智慧平台、有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树立系统思维,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把安全作为城市运行的前置条件。探索市场模式,创新投融资模式,以产业化思路提升高水平体系化供给能力。
部署:
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
生命线安全工程工作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未形。如何才能让城市“生命线”,真正成为发展“安全带”?
作为先行先试者,合肥给出的答案是坚持创新引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以场景应用为依托,织密立体监测“网络”,覆盖八大领域。搭建一流平台,构建科技治安“路径”,突破关键技术。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分布图,集成安全管理“一平台、一张网、一体系(指挥)”,实现全领域、全过程、全时段监管,风险排查效率提高约70%,事故发生率下降约60%。
实践证明,建好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需要贯穿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多个环节及领域。
现场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今年的工作目标是在深入推进试点和总结推广可复制经验基础上,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工作。
根据部署,其中重点任务包括开展城市基础设施普查,建立覆盖地上地下的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库,找准城市基础设施风险源和风险点,编制城市安全风险清单;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监管信息系统整合,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上搭建综合性的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管平台,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运行“一网统管”;推进配套建设物联智能感知设备,逐步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运行数据的全面感知、自动采集、监测分析、预警上报;完善风险隐患应急处置流程和办法,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防范化解风险。
推进:
安徽将实现全省城市
生命线工程全覆盖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涉及面非常广,是一项系统大盘。因此,本次会议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作配合,稳妥有序推进;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建设目标、内容、方法、路径,坚持急用先行,有重点、分步骤推进;要创新投融资方式,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多方筹措资金,努力破解资金瓶颈;要强化创新驱动,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标准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运行提供强劲创新动力。
蓝图已定,号角嘹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发展先行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监管平台运行机制、管理体系、标准规范、市场运行、产业培育等方面展开合作,推动安徽省进一步探索创新、积累经验,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作出示范、贡献力量。
接下去,安徽计划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把场景应用范围拓展至燃气用户终端、瓶装液化气、水环境治理,以及消防、电梯、窨井盖、热力、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城市照明等领域,并依托市级智慧监测平台向县(市)延伸,实现全省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全覆盖。
合肥的目标则是在工程建设、创新能力、技术攻关、应用推广等多点发力,加快打造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合肥模式2.0”,推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在全国拓展应用,携手提升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安全韧性。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吴奇/文 高博/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