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气象高质量发展水平居全国第一方阵

5月30日,记者从安徽省气象高质量发展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3年来,全省上下加快建设适应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高质量发展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20年到2022年分别列全国第7、第10、第7位。


【资料图】

暴雨、强对流预警信号精细到乡镇

安徽省气象局局长胡雯介绍,近年来,安徽坚持创新引领,建立了“政府、部门、企业”三方联合的气象科技发展新模式。“省部联合启动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开展流域能量与碳水循环观测试验与研究。气象部门与合肥国家实验室探索量子气象融合应用。2022年省部级科研项目数量增长1倍以上,安徽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指数排名全国第7。”

同时,建成综合立体智能协同的精密气象灾害监测网,新增14部X波段天气雷达,雷达覆盖率位居全国第5,地面站网密度从6.8提升至6.2公里。另外,建成了“数算一体”的气象大数据云平台,高性能算力提升12倍、省内通信带宽提升5倍。

精准预报得到进一步发展,建立了零时刻到年际的网格化智能预报业务技术体系,多要素网格预报产品分辨率达1小时、1公里,暴雨、强对流预警信号精细到乡镇,暴雨预警准确率由86%提升至90.5%,强对流预警提前量由38分钟提升至41分钟。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0%左右。

“网格实况+智能网格预报+隐患点及致灾阈值”风险预警业务,让气象、水利部门实现全省雨量站点实时降雨信息共享,与水利、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发布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值得一提的是,省气象部门在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切实发挥作用,成功应对2020年全域性大洪水、2021年“烟花”台风、2022年伏秋连旱等重大自然灾害。

“气象+”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全省农业气象、交通气象、旅游气象能力全国领先,‘气象+’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胡雯表示,农业生产全流程气象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构建农业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五步工作流程,获评中国气象局创新工作。

实施中国气象局保障粮食安全智慧气象服务试点,面向95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在2022年伏秋连旱应对期间,组织开展超常规立体化抗旱人工增雨作业,作业量历史同期第一,增加降水约14.3亿吨,有力保障粮食生产“十九连丰”。

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预警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打造“公里级”的高速公路气象监测网、站网密度全国最高,开展“分钟级”的能见度预警服务,形成以气象监测预警为先导的恶劣天气交通应急处置闭环,因恶劣天气导致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和伤亡数双下降。

气象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不断深化,合肥市成功创建省会城市中首个“中国气候宜居城市”,17个县(区)被认定为“中国天然氧吧”,联合省文旅厅认定“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20个。24种安徽特色农产品获评“安徽气候好产品”。

夏季高温热浪和气象干旱较为明显

会上,安徽省气象局副局长汪克付介绍了2023年夏季(6-8月)全省气候预测情况,预计今年夏季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夏季平均气温较常年(24.8~27.8℃)偏高1~1.5℃,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较常年(11~31天)偏多6~10天,高温热浪和气象干旱较为明显,但比2022年偏轻。

在降水方面,淮河以北和沿淮东部降水量较常年(440~540毫米)偏多,沿淮西部和淮河以南较常年(480~790毫米)偏少,其中沿江江南西部偏少2成以上。

淮河以南6月中旬中期入梅,接近常年(6月15日);7月上旬前期出梅,较常年(7月12日)偏早;梅雨期偏短(常年27天)。梅雨量偏少(常年江淮之间257毫米,沿江江南363毫米),梅雨强度偏弱。影响安徽的台风1~2个,接近常年(1.9个),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至9月。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邵晓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