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小田变大田”的安徽探索


【资料图】

11月14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 粮食大省安徽的农田如今正在悄然“变形”:“巴掌田”“斗笠田”“皮带田”等零碎田块大幅减少,一些地方甚至很难见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成方连片的“大田”在不断涌现。

2014年4月,在推行土地确权过程中,蚌埠市怀远县徐圩乡殷尚村邵志敏、邵东洋等几位村民,萌生了“要是能把分散的小田并成统一的大田就好了”的想法。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当初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却撬动并推进了徐圩乡乃至整个安徽的农业生产改革进程。

安徽作为农业大省,以占全国4.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6%的粮食,每年净调出粮食100亿公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大省之一,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何在土地上做文章,激活农业生产力,做到稳面积、提产量,安徽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尝试。近年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鼓励各地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及市县出台奖补政策推动等,因地制宜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据统计,目前全省在4065万亩耕地整治建设中实施完成改造1460万亩,亩均粮食产量由580公斤增加到665公斤。

安徽“小田变大田”改革,既破解了农户承包耕地“碎片化”的难题,方便农户经营管理、减少土地纠纷,又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效率。

通过“小田变大田”改革,田块成方,沟渠成网,便于机械化耕作、社会化服务、现代化管理,催生了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安徽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介绍,该省正通过模式总结、典型带动、政策引领、试点推动,助力“小农户”衔接上“大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力赋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