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怀远:着眼优势产业,提供“链式”科技服务

《 科技日报 》( 2023年03月29日 第 07 版)

3月,时值春耕备耕的最佳时节。在安徽怀远县广袤的田野上,活跃着一支由343名科技特派员组成的队伍,他们走村入户进企业,宣讲惠民政策、指导春耕秋收、提供咨询帮助;他们是农牧民心中的“田专家”,是问需开方的“把脉人”,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开阔了农民的视野,将科学技术变成了农民腰包里的“真金白银”。

“听科技特派员的话,准没错”


(相关资料图)

今年是杨龙斌被选派为怀远县沙沟村科技特派员的第三个年头。三年来,杨龙斌一直向农户们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他常常把科技特派员比作农作物的“医生”,“科技特派员在选种、育苗、肥水管理等环节下功夫,提高作物的‘免疫力’,不仅能降低病虫害暴发概率,还会降低农药使用的风险。”为了把自己和农民的土地牢牢地“拴”在一起,杨龙斌的手机24小时开机,每个月都有十五六天是在乡村度过的。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在天气预报里看到高温预警信号,就立即组织60多名农民搞培训,要求他们一方面降低种植温度,另一方面确保早出菇,不然羊肚菌的产量肯定会下降。”杨龙斌说,通过预防成功守护了农户们的“钱袋子”。

沙沟村种植大户孙本波前年种植了20亩羊肚菌,亩产高达1200多斤,收入40余万元,这让他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今年孙本波把羊肚菌种植面积扩大至60亩。

目前,怀远县羊肚菌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还组建了食用菌、糯稻、石榴、软质小麦、设施蔬菜绿色高效栽培等18个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听科技特派员的话,准没错。”李小三是双李村的种植大户,去年,他在科技特派员王和绥的建议下,不再种植番茄、小青菜等“大路货”,改种螺丝椒,亩均收益约提高20%。“我们提的意见被农户采纳,给农户带来收益,是让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王和绥说。

从怀远县城区到双李村来回路程近百公里,王和绥没有汽车,蹭同事车、搭公交车成了他到村里去的主要交通方式。“农忙没有假期”,为了不耽误其他工作,王和绥常常在周末搭公交车到双李村。“要是同事下乡顺路,我就坐他的车一起去,田间地头的工作可不能落下。”王和绥说。

2022年,在科技特派员和农户的共同努力下,双李村被评为市级一村一品(蔬果)特色专业示范村,并与安徽科技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应用水肥一体化、物联网技术,建设省级农业数字化工厂。

围绕区域产业提供全链条服务

2022年,怀远县要求各乡镇按照产业需求,摸清各行政村急需人才类型,建立科技特派员“需求库”;优化选认方式,动员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和企业等充实科技特派员“备选库”。县里按照双向选择、按需选认、精准对接的原则,立足全县农业主导及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向全县334个行政村和9个涉农社区选派了343名科技特派员,实现了全县行政村全覆盖。

“‘太阳果’好吃但卖相差”“机械化水平不高,与现有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需求不匹配”……怀远石榴产业科技特派团团长、果树产业技术专家秦改花深入林间地头,与石榴种植企业及种植户面对面,就果园建设、生产投入、生产经营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

怀远糯稻是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及全省首批“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基地,目前常年种植面积约90万亩,产量约50万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怀远糯稻已成为当地的“拳头”特色优势产业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专家们跑了很多趟,下地干活时比我们还积极,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难题。”怀远县种粮大户尚跃感慨地说。像尚跃一样,2022年6月,怀远糯稻种植企业和种植大户都迎来了科技特派团送来的服务和技术。怀远县糯稻全产业链高质高效发展科技特派团团长、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罗志祥携手全国的资深农业专家,将立足糯稻资源,通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构建糯米全产业链,帮助怀远走上高质量发展新“稻”路。

去年以来,怀远县把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搭建服务载体,找准科技人才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立足全县主导或特色优势产业,组建了由高校、科研院所牵头的“链式”复合型科技特派团,有序推进“一县一团、一团一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当前,怀远县科技特派员围绕区域产业实现全链条服务,已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记者 吴长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