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速递:合肥市委科创委:努力构建“大科技”格局促进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

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是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全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合肥于2021年12月便成立了合肥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以下简称“合肥市委科创委”),其主要职能是什么?成立以来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今年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资料图)

科技创新上升为全局工作

2021年12月,合肥市委科创委正式成立,标志着合肥科技创新由部门工作上升为全局工作。

作为专门议事协调机构,合肥市委科创委的职能包括统筹协调科技创新中的重大问题,负责组织编制战略规划、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协调推进重大事项等。

谈起设立该机构的原因,合肥市委科创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在发展过程中要破除科技与产业、市与县区科技工作“两张皮”的问题,让各方形成合力,这就需要一个专门机构统筹协调。

“合肥市委科创委的设立,有助于在全市推动形成‘大科技’格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作用,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该负责人说。

在具体工作中,合肥市委科创委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今年3月发布的合肥市“科创大脑”为例,去年4月,合肥市委科创委召开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专门研究了“科创大脑”平台建设方案,推动该平台在两个月内,即开启试运行。截至目前,平台已发布“揭榜挂帅”项目252件,129件榜单已揭榜,平台成交金额达5.47亿元。

努力构建“大科技”格局

合肥市委科创委成立以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科技即产业”理念,努力构建“大科技”格局。具体推进了哪些工作?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合肥市委科创委推动的重要工作之一。众所周知,合肥作为全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大学大院大所集聚,这里正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发源地。为了深挖高校院所“富矿”,推动科技成果在肥就地转化,合肥探索实施了一系列特色举措。

2022年,合肥在全国率先组建4个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对接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工大、安大等10所在肥主要高校院所,常态化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把成果“宝藏”挖到市场,在合肥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

与此同时,合肥市委科创委创新提出“科技招商”战略举措。不同于招大商,合肥科技招商将更多目光锁定“育树苗”“播种子”,培育初创型企业以及更早期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它们一路保驾护航的种子基金,从设立之初,就明确“宽容失败”,50%的“容忍度”,让“扶早”“扶小”“扶优”更添底气。

在合肥市委科创委的指导推动下,过去一年,合肥科创实力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合肥净增国家高企1834户,总数达6412户、增长4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64.7%,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4.9%。发明专利授权1.27万件、增长30.7%,技术合同交易额超千亿元、增长25%。

实施多项重要举措

当前,合肥正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名城”。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今年,合肥市委科创委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面提升全市科创队伍和能力,瞄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平台、人才、成果、基金等要素资源,培育企业科创主体,聚力科技攻关突破。”合肥市委科创委有关负责人道出工作思路。

据了解,今年合肥市委科创委将实施多项重要举措,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由内向外”便是举措之一。“市委科创委将推动建设运行好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和联盟,吸引优质可转化成果批量转化。”该负责人介绍说。

科创平台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载体。据介绍,今年,合肥市委科创委将推动国家实验室成果转化中心实体化运行,统筹推进未来大科学城、科大硅谷等,下大力气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在关系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产业上,合肥市委科创委也将有新动作。“巩固提升当家产业,做大做强发家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是市委科创委的矢志目标。”该负责人说,今年将部署推进量子信息、下一代人工智能、元宇宙、空天信息等一批未来产业。

合肥市委科创委也定下了自己的年度目标:2023年力争全年净增国家高企1800户以上、总量超8200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000户,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6%。新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30家,推动高校院所成果转化新成立企业300户,新建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20家,科技招商落地企业200户。突破10个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问题、50个左右产业共性技术瓶颈。

面向未来,合肥市委科创委将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致力完善“大科技”格局,着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记者 葛清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