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礼物”中蕴含的非遗文化 每日消息

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是欢腾喜庆的狮舞,可以是韵味十足的戏曲,也可以是一份精美的非遗礼物。每个城市,都有属于它独特的礼物。城市礼物,是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展现了一座城市的魅力和文化自信,对游客来说,是一份浓缩了城市情谊的心意,能为旅行增添一抹乐趣和回味。

一个葫芦、一把羽扇、一条船模、一件陶器、一套面塑、一张剪纸……这些别出心裁的“合肥礼物”,都是入选省级非遗的精美艺术,也彰显了当地与众不同的魅力文化。随着合肥这座“创新之都”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如今,这些具有合肥特色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的商品,已从“深在闺中”变为“大众热捧”,成为更多游客乐意带走、值得带走的合肥旅游伴手礼。把合肥非遗资源优势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振兴传统工艺,助力文旅融合,为合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葫芦烙画。郑小良 供图


(资料图)

葫芦烙画

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等,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烙画起源于汉朝,从在马匹上烙印记,到在竹木筷子上烙简单图案,发展到清代在家居上烙画花鸟、山水图案,时光流转,一直传承至今。

烙画在国内外都有,但是葫芦烙画为中国独有。葫芦,因谐音“福禄”,在中国民间被视为吉祥物广为流传。在吉祥物上赋诗作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而将烙画艺术绘制于葫芦上更是别具一格,更显其古朴大方、庄重素雅之特色。它既能陶冶情操,又具收藏价值,是烙画中的精品。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烙画是烙画艺术殿堂里的一朵奇葩,其传承人郑小良结合西方绘画的素描和东方绘画的线描,以及精细的手法,开创了葫芦微型烙画的先河。

郑小良出生艺术世家,从小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在学校期间又学习了西方绘画的基础,东西方绘画在其体内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1982年,安徽轻工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的郑小良分配到合肥市工艺美术厂工作,那时厂里的法绣、木雕、竹雕、湘绣、火笔画等工艺经常吸引一些外宾前来参观。在设计室工作的郑小良发现自己所学专业与火笔画(烙画)比较接近,便利用业余时间尝试烙画,无论是传统国画的水墨效果,还是西方素描的写实效果,在烙画中都能非常好地表现出来,这让他逐渐走进了烙画的艺术殿堂。

烙画创作在于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而郑小良的烙画作品画出的点线,抑扬顿挫,变化莫测,既有中国画的书法韵味,又有金石雕刻阴阳浮雕的效果。绘画时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中国画的“浓、淡、枯、湿、焦”墨色的韵味;同时墨褐的浓淡、轻重的变化,细腻逼真地体现出油画的神韵。他在富有灵性纹理的木材上,在具有吉祥寓意的葫芦上,在象征中国古老文明的丝绢等材料上烙画,都能得心应手,体现返朴归真、追随自然的意境,画技炉火纯青,大大地提高了烙画艺术的价值和审美层次。

葫芦烙画。郑小良 供图

在多年的葫芦烙画艺术创作中,他努力探索,其作品典雅细腻,人物形象生动传神。1992年,他的烙画《八十七神仙图》在“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他“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6年,他被授予安徽省首届“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7年,被评为合肥市“十佳民间艺人”,同年参加“俄罗斯中国年安徽周民间工艺展示”活动,作品被圣彼得堡民俗博物馆收藏。

为了把这项传统技艺发扬下去,近年来,郑小良常带着自己的这门手艺走进学校、社区,在合肥市文化馆每年暑期举办的非遗培训班里,郑小良倾囊相授,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葫芦烙画。

谈及未来的路,郑小良心里充满了希望,“现在每次出去参加非遗展示,观众都是排着长队,传统文化的魅力就在于此,跟人交流没有距离。我想把烙画这条路走得更远,一直走下去。”

三河羽扇。三河文旅 供图

三河羽扇

炎炎夏日,一把小小羽扇在手,摇曳生风,令人畅快无比……在合肥,有这样一把扇子,与杭州折扇、苏州团扇同誉为“中国三大名扇”,它就是省级非遗“三河羽扇”。

明文震亨《长物志》卷七:“扇,羽扇最古。”“扇”字从“羽”也证明了扇子大家族中,以羽扇的出现为最早。晋崔豹《古今注》:“雉尾扇起于殷世高宗。”据前秦王嘉《拾遗记》记载,羽扇始于周昭王时,有盂夏取鹊翅为扇之说,则羽毛扇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三河羽扇”最早可以追溯到1905年,那时候的三河古镇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因为三面环水,很多村民养鹅为生。鹅毛晒干以后轻巧,村民们就做成扇子,风缓而凉快,特别适合年老体弱者、孕妇及婴幼儿使用。通过不断的发展变化,如今的羽扇早已不局限于鹅毛,而是可以用鹰、雕、雉、鹤等各种禽鸟羽毛来制作。

三河羽扇制作是按照禽鸟羽毛的自然花纹特征,精心整理分类,制作成品种繁多的羽毛扇制品。其制作工艺非常讲究,需经过分检、配料、清洗、染色、刷整、包角、绘画、装潢等14多道工序才能成扇。这种羽扇制品毛片平薄,质软风柔,制工精致,式样美观,常被人们称为“清凉悠悠鸟毛扇”,历来广受世人的喜爱。

三河羽扇传承人丁政权确定了三河羽扇工艺审美化发展方向,并对三河羽扇进行适度创新。得益于自己14岁师从书画家刘建民学习书法,丁政权首先将书法与羽毛扇制作相结合,进行研究和创新。慢慢的,他又尝试将三河特色景点的绘画、三河剪纸、徽雕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先后开发出孔雀开屏、佛手、鹰毛扇、雕毛扇、天鹅扇等20多个品种。三河羽扇终于从寻常百姓的日用品变为生活中的礼品、饰品和艺术殿堂的艺术品,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与创新。

三河羽扇传承人丁政权。三河文旅 供图

多年来,丁政权革新改良羽毛扇的制作工艺,丰富羽扇的艺术价值,并自立“皖云青”注册商标,多次在国内手工艺精品博览会上获奖。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还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十多个国家。

由于丁政权制作的羽扇造型优美,集实用与收藏价值于一体,2007年被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在妇女儿童展馆展出。2009年4月,应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邀请在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庐江大屋进行展演,并向港澳民众传授技艺。2010年5月,三河镇参加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小城镇展览,“皖云青”系列羽扇也陈列其中。丁政权的《蛇雕扇》《天鹅扇》还分获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中国海峡两岸工艺博览会银奖等。

如今,作为三河旅游的纪念品,凡来三河旅游观光的人,都要购买品种多样、独具特色的三河羽扇。作为非遗传承人,丁政权思考更多的则是“传承”,“希望相关部门能建立一整套奖励和保障机制,层层扶持,吸引更多人来学习、传承这项非遗项目。能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羽扇制作,是我作为传承人最大的心愿。”丁政权说。

庐州吴氏船模。薛重廉 摄

庐州吴氏船模

古城庐州地处皖中,其南北交汇、东西咸宜,文化底蕴丰厚。这种人文地理环境为附着于农耕文化、水运文化的船模制作技艺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充足的养分,使之成为江淮地区独具特色、在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品种。

古船模制作技艺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相传自有航运舟船史以来就伴随有木雕船模的制作。早在宋元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就已称雄世界,明清时期的帆船制造工艺更是达到鼎盛,明朝七下西洋的郑和船队就是一个明证。有文字可鉴的史料和出土的古船遗物,为船模的设计制作提供了详实可信的依据。

省级非遗庐州吴氏船模制作技艺遵循“以史为鉴、仿古逼真、工艺精湛、推陈出新”的原则,其工艺复杂,有十余道工序。其传承人吴培,人称“指尖上的江淮船王”“船模大王”,他爱船,尤其痴迷古船。他有一个上百平方米的“造船梦工厂”,里面有数百艘各类古船模型和不少桅杆、舵、桨等船具,这是他花费20多年时间亲手打造的。

吴培的童年在南京江边长大,从小就喜欢动手做各种小船模。插队来到合肥后,吴培进入当时的合肥国营工艺美术厂,有着30多年的工艺美术制作经验。上世纪90年代,工厂倒闭后,吴培重拾儿时的兴趣,专门做船模,从此一发不可收。

“虽说是小小的船模,可每一个细节都需仔细琢磨,从船的形制、尺寸到每个部件的花纹,都要反复查资料,力求还原真实面貌。”然而,正是翻阅资料让吴培花了大工夫,“可不好找了,相关文献特别少。更多的时候,我会从名家山水画中临摹古船的模样。”

庐州吴氏船模传承人吴培和女儿吴婷。薛重廉 摄

吴培做过的最大的一艘船模,是《清明上河图》里的一条汴河客船。当时是2005年,安徽省博物院在天鹅湖建新馆,做了一系列淮河流域的古船模型,邀请吴培来设计古船模型的方案。吴培就和女儿吴婷一起来承接这项任务。“我们要把图上近10厘米长的图案,还原成一条6米多长的船模,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虽然是一条古代客船船模,但窗户雕刻精美,船上设施非常齐全,有供人休息喝茶的桌椅板凳,甚至还有用于养鸡的鸡笼。”吴培按着这张图把所有的零部件一一复原,做到帆能动、舵能转、窗能移、门能开、灯能亮,极尽精巧之能事。“这条船模运到安徽博物院那一晚,我恍惚间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吴培说。

几十年来,吴培陆陆续续做了近600条船模,包括风帆船、古战船、渔船、货船、游船等近70种类型。现在已经到了古稀之年,吴培开始把更多精力用于培养年轻人。“女儿和几个徒弟都在跟着我学习船模制作技艺。”此外,吴培还会去学校讲授船模课,告诉学生们关于船模的故事。“希望能让更多人知道船模,让年轻人了解古船背后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

庐州土陶。李宏亮 供图

庐州土陶

一抔朴素的泥土,在地上是滋养万物的根本,在游子身上是思乡的寄托,在陶艺人手中是和水火交融的艺术……

省级非遗“庐州土陶”传承人李宏亮的家族制陶史可追溯到清朝。自他曾祖父始,随着家族制陶工艺提高,“李氏土陶”成为合肥地区颇具影响的一项手工技艺。上世纪90年代初,从大学毕业的李宏亮毅然决定回归家族事业,“野佬陶坊”的成立让他潜心研究陶艺至今。

从大地上质朴的泥土,到窑炉中跳跃的火苗,再到浴火后的陶艺作品,李宏亮用双手将陶艺这种“土与火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陶瓷源自脚下的泥土,每一抔都能制成陶瓷,不同的土形成不同的风格。”保持着对土陶的无限热情,数十年如一日的潜心创作和思考,让李宏亮在承袭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逻辑,也在乡村中寻找到创作的新灵感。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工作室,2019年以后,李宏亮将原处于蜀山区文化馆的工作室搬到了大岭南,并索性住在马岗村,此处临近江淮分水岭,风景雅致,他享受这种平静的状态和情感上的沉淀,从此将身体和心灵都安置在庐州土陶博物馆。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走进这座农家小院,寄情乡村魅力。

“庐州土陶的事业是让传统艺术扎根到美丽乡村。”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州土陶丰富了蜀山区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和喜爱。蜀山区以对文化事业的关注和文化发展上的宏观建设,在为庐州土陶的发展创造环境的同时,也通过组织校园传习活动为非遗传承人和社会大众创造联系,网聚多方力量,带动非遗文化和岭南文化旅游发展,推进文化深层次融入乡村振兴。

将陶瓷技艺传承下去,是对人文精神的延续,也是一代代匠人亘古不变的追求。李宏亮扎根大小岭南,进行乡村题材创作之余,着力打造李氏土陶传习基地,以系统的教学为庐州土陶的“下一代”打好基础。“文化传承是一件大事,需要政府、手艺人和社会大众共同努力。”李宏亮在庐州土陶的传承中担着一份重任。一件陶器的诞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李宏亮以岭南文化中心为家,用乡村的题材表现乡村,创造出一个个与泥土有关的艺术品,给美丽的大小岭南带来艺术气息,也为庐州土陶的传承创造了新天地。

“人生很短,我能有20多年的时间从事愉快的爱好,这是我引以为傲的一件事。”因为热爱,土陶的创造和传习常常让李宏亮的内心达到一种满足的状态,这或许就是匠人的心境。

庐州面塑。武建付 供图

庐州面塑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可谓历史悠久。面塑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

省级非遗“庐州面塑”,也称面人,是起源于民间的一种工艺制作。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并在其中添加甘油、盐、糖等,充分拌匀并经太阳暴晒,起到防发霉、防开裂的效果,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使面塑作品保持较长时间。

庐州面塑在合肥地区有两个传承系列,其中一个就是武建付传承谱系。武建付来自合肥东乡一带有名的捏面人世家,这门手艺世代相传。从爷爷武子山那一代起,就是走南闯北捏面人的巧手。他们平时以务农为生,在农闲季节从事面塑制作、贩卖,四乡八里皆知。他们广为人知的作品有神话人物系列、历史人物系列、动物系列、现代英雄人物系列以及卡通人物系列等等。

到了“面人武”这一代,面塑又有了新的突破。“面人武”武建付是个80后,醉心于面塑艺术已20多年。1998年,18岁的武建付还在纺织学校学习,那时他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来钻研面塑。苦于没有师傅,他就蹲在街头卖面人的摊子边记下老师傅捏面人的手法,回家后苦苦钻研;还不辞辛苦跑到外地购买教材;听到哪里有庙会等活动,他一定会赶到现场与其他手艺人交流学习……别人眼里的“不务正业”,是武建付下决心潜心钻研的艺术。

庐州面塑传承人武建付。

一团面,在他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点、切、刻、划,顷刻之间,动物、人物、花草就跃然指尖,栩栩如生。裙带飘飘、眉目如画的仕女,目光如炬、一脸正气的包公,手抚长须、气宇轩昂的关公,栩栩如生的“四大天王”……庐州面塑造型生动夸张,色彩明丽抓人眼球,作品风格细腻朴实、简练明快,富有雅俗共赏的传统艺术美感。

面塑对武建付来说,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品,为了能不断精进面塑的技艺,多年来他从未停止钻研和练习。他经常将整袋面粉扛回家,在其中加入蜂蜜、甘油、防腐剂等各种材料,并不断调试他们的比例,以求研制出保质时间最长的面团。在消耗了上千斤的面粉后,他终于研制出了自己的独门“秘方”,改变了传统面塑易开裂变形和容易发霉的缺点,不仅能长久保存还具有抗摔功能,可以使面塑保持十年不坏。

如今,武建付最关心的还是面塑这项手艺的传承问题。他创立“面塑艺术工作室”,潜心钻研并传承面塑这项非遗传统艺术。“我觉得如果将面塑放在中小学的手工劳动课里让孩子们学习,一定可以培养出很多面塑高手,而且面塑手艺就不会失传了。我想将面塑手艺教授给更多的人,将这门古老又年轻的手工艺发扬光大。”

庐阳剪纸。

庐阳剪纸

省级非遗“庐阳剪纸”艺术内涵丰富,风格多样,技法各异,其艺术风格既具有徽派剪纸的灵秀精巧,又有淮河流域剪纸的粗疏古拙。庐阳剪纸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不仅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地方普通百姓的市井生活和审美情趣,同时也是民间文学的活教材。庐阳剪纸传承人众多,目前依然活跃的有两百余人,大都为家传身教。

庐阳剪纸传承人葛崇云的剪纸题材十分广泛,花鸟走兽及民间传统喜庆图案都有涉及,尤其擅长人物肖像的刻画。他在剪纸中刻画的人物,可谓是神形俱备,栩栩如生。

葛崇云十分好学,他不断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触类旁通,同时喜爱根雕、泥塑、盆景等多种艺术,且非常注重观察生活,留心细节。因此,他的剪纸技艺,无论是对动物、花卉的刻画还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无不惟妙惟肖。其剪纸作品表现出传统民间剪纸的形式和趣味,融合了民间绘画的手法和意境。作品既有民间剪纸粗犷的原始韵味,又有现代剪纸精细的表现形式,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画面的整体感十分突出。

庐阳剪纸传承人朱山中。

庐阳剪纸的另一省级传承人朱山中,自幼跟随外婆学习剪纸技艺,成年后遍访各地剪纸名家。朱山中剪纸作品的突出特点是细、像、神。他将传统剪纸手法和现代书画艺术相结合,采用剪刻结合的技法,打破剪纸传统的平面表现形式,在套色剪纸、多层叠映等技法方面勇于探索,为“庐阳剪纸”的传承发展开拓了新思路。

除了传统剪纸作品,朱山中还创作了一些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他的巨幅剪纸《合肥胜景图》长达21米,细致地描绘了合肥“老八景”和“新十景”,构图有序,气势磅礴。其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大奖,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艺术交流活动,令庐阳剪纸艺术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秦鸣 通讯员 王进雨 杨玲 沈宪 郑婷婷 仲名山 孙雨静 徐静 季云冈 詹伟伟 储昭发 符海潆 刘晓朦 朱琛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