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资讯】科学试验赋能 淮河之畔探风云

去年9月,中国气象局和安徽省政府联合启动了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经过8个多月的准备,本次试验的各项外场观测试验于5月16日正式实施,预计将持续约4年。

【启动】

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外场观测


(资料图片)

淮河流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棉花、油料、果蔬的重要产区,代表着典型的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然而,特殊的“漏斗形”地形和复杂的天气气候特征,导致淮河流域也是我国旱涝灾害频发的地区。

20多年前,我国在淮河流域组织了第一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获取了大范围、长时间序列、加密的低空探空观测数据、综合陆-气通量观测数据。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不断增加,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循环等也正在发生改变,出现了一些未知的新规律和新特点,极端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也在增加。

如今,第一次淮河流域试验所得到的成果和认识的规律,已不能很好了解这一改变,这就有待于借助新的观测手段和数值模式,开展新一轮的淮河流域科学试验。

本次试验的各项外场观测试验于5月16日正式实施,预计将持续4年左右。此后2027年至2030年为试验研究阶段,在持续开展外场试验的同时,重点开展综合研究。

【任务】

研究流域能量平衡、水分循环和碳收支的新特征

安徽省气象局相关人士介绍,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具有明显的创新点,以淮河流域精细化大气结构、多圈层过程及其模式关键物理过程为观测目标;构建流域三维立体大气图景,实现数字孪生大气原型;耦合多圈层过程的变尺度集成模式。

试验将利用稠密的常规地面观测站网,新一代雷达、卫星,地基垂直观测系统,飞机、无人机移动观测系统等综合观测手段,建立覆盖全流域+上下游,天空地三维立体的新型观测体系。

观测要素包含陆面、边界层、云降水物理、大气化学、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多种变量。试验将碳循环纳入研究框架,从多圈层相互作用、垂直大气结构等视角,认识淮河流域陆面、边界层、云降水物理、大气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多过程特征,基于观测试验研究,应用和改进耦合多圈层过程的变尺度集成数值预报模式。

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外场观测主要包括陆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云降水物理过程和水循环综合观测、大气成分与碳循环综合观测、淮河流域与上下游联系的适应性观测以及其他专项试验。

通过实施外场观测将建立大气三维立体观测资料的数据集,研究流域能量平衡、水分循环和碳收支的新特征,对提升流域防灾减灾、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揭秘】

寿县有我国最早的五个国家观象台之一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为何可以成为这次科学试验的核心?该观象台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2006年,寿县成为中国气象局的五个国家气候观象台试点站之一,开展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设计和示范建设。

“寿县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之中,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全球独具特色的东亚季风典型区域,各类天气系统种类繁多。”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台长卢燕宇介绍,在寿县,能“感受”到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这为气候变化观测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

此外,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位于淮河流域核心地带的基本农田区内,是开展农田生态区地球综合系统观测和科学试验的理想区域。

寿县气象站始建于1955年。目前,寿县观象台建成地面基准气候、基准辐射、地基遥感廓线、近地层通量、大气成分、农田生态气象等观测系统。

最标志性的设备就是两座32米和100米通量观测铁塔。其中,100米观测铁塔,目前是华东地区最高的气象观测铁塔。

“从一个县气象站到国家气候观象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观测资料历史序列完整。”安徽省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负责人汪腊宝说。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邵晓杰 通讯员 吴然 王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