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11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安徽省“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方案》。方案提出,力争2025年在全省实施集聚保险、信贷、担保等金融资源的“1+3+N”模式,重点实施“农业保险+担保+信贷”融资行动等6项重点行动17个方面政策。
(相关资料图)
2025年全面推开6项重点行动
省财政厅副厅长孟照红介绍,试点方案主要包含了“总体要求、实现路径、保障措施”三块内容。首先是优化资源配置和组织体系,实施“1+3+N”模式。即突出政府引导、财金协同、资本力量,充分发挥农业保险“黏合剂”作用,集聚保险、信贷、担保、期货、基金等金融资源,实施“1+3+N”模式,在全省16个市的17个县市区先行试点,力争2025年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面推开。
其次是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实施6项重点行动。即实施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提升行动、“农业保险+担保+信贷”融资行动、“农业保险+基金”增效行动、“农业保险+期货”保价行动、“农业保险+绿色农业”拓展行动、“农业保险+林长制改革”对接行动等6项重点行动17个方面政策。
在组织保障和督导评估方面将实施4个方面措施。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先导,整合金融资源优势;加强协同配合,实现上下联动;扩大宣传引导,优化金融环境;实施督导评估,持续跟踪问效等4个方面措施。
实现农村基本金融服务“不出村”
试点方案体现了凝聚政策合力、完善金融服务、引入金融活水和助力乡村振兴等创新要点。
此次试点方案,着重加强与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等工作衔接,强化现有政策集成和制度机制创新,推动财政金融工具协同发力,形成省直厅局协同推进、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市县乡村多级联动的工作格局。
今后,将整合现有村级农业保险服务点、金融服务站等金融服务载体,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统一设立“乡村振兴保险(金融)服务窗口”,选聘专业化农村金融服务队伍,对接标准化农村金融信息平台,拓展多样化农村金融服务事项,实现农村基本金融服务“不出村”。
按照方案,将利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成果,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引导激励,综合运用“农业保险+担保+信贷”“农业保险+基金”“农业保险+期货”等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构建“政银保担基”多链协同新机制,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投入“三农”领域,支持实现一产“两强一增”。
此外,将创新农业保险政策供给,拓展农业保险领域功能,稳步扩大大宗农产品收入保险,加快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创新发展绿色农产品、林业产品保险,把“农业保险+”作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路径和手段。
推出五大“真金白银”举措助
在保险方面,加大农业保险保费投入,省财政继续实施大宗农产品保险、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绿色农产品保险、林业保险等保费补贴政策,并积极申报中央财政奖补政策支持。
在信贷方面,安徽利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成果,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深度合作,加大信贷投放,财政、人行、银保监等部门分别给予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再贷款再贴现、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政策支持。
在担保方面,全省运用“农业保险+担保+信贷”模式,加大融资担保支持,执行不超过1%的平均担保费率,种粮主体担保费率最低降至0.5%,省财政给予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代偿补助和风险补偿。
在期货方面,发挥“保险+期货”作用,开发价格保险、收入保险等创新险种,支持“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试点,省财政按规定给予保险保费补贴、以奖代补。在基金方面,设立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下设绿色食品主题基金,鼓励保险资金市场化参与省新兴产业母子基金,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绿色食品等农业产业发展。
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峰
关键词: 农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