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平安“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核心提示


(相关资料图)

1月10日是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全国第37个“110宣传日”,也是合肥110诞生30周年。当天,合肥110交出了2022年的“平安答卷”,本报记者一一为您梳理这份凝结着心血和汗水答卷里的“闪光点”。

接处警努力做到“再快1秒”

遇到困难和危险,警察来得更快,这是群众所盼。近年来,合肥110持续推进接处警“提速提效”工作,以规范提速度、依制度提效率,努力做到“再快1秒”。2022年,合肥110接处警平均用时再次提速2秒。

为实现“再快1秒”的目标,合肥110首先启动了指挥体制改革,实行创新“情指行”一体化实战机制。市公安局二级机构负责人轮流担任市局应急处置中心总指挥长,被赋予直接指挥权、先期处置权、资源调用权、通报协调权、检查督导权。特警、交警、视侦等警种直接入驻公安应急处置中心(110),组建指挥调度、勤务部署、支撑保障等专班,推动应急响应“再快1秒”、指挥调度“再快1秒”、到场处置“再快1秒”。

接警快,出警也要快。市公安局依托全市64个综合警务站、68个街面屯警点、125个巡控网格、166个快反圈,289辆巡控车、729台铁骑,有警处警、无警巡逻、巡处一体,全面落实“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实现重大紧急警情实行跨区域、跨警种、跨任务应急作战,真正做到就近警力无条件、无差别响应先期处置指令,提升快速反应能力。

结合最新的法律法规,合肥110先后制定“紧急涉医求助警情处置6步法”“处置救援类警情五个做到”等多项规范文件,不断完善各类警情现场处置流程,指导民警规范开展接处警工作。根据接处警和应急处突需要,设置接警岗、调度岗、视频岗、跟盯岗、信息岗、质检岗,形成“接报-支撑-处置-报告-跟盯”工作闭环,保证警情处置精细化、流程化、规范化。

群众求助从“办不了”转向“办得了”

“你好,110,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接警员的话脱口而出的同时,手指已经在电脑上敲击出了文字,过程不过两三秒钟。

“收到,我们马上出发。”出警民警在回答指令的同时,脚步已经冲在了前往现场的路上。

2022年8月17日8时许,合肥110接到报警,新站高新区一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92岁老人离家后失联,家人心急如焚。

每多耽误一秒,群众就多一分危险。合肥110立即联系属地派出所,开展搜救工作,并协调社区工作人员、蓝天救援队、老兵救援队60余人,展开搜救,同时联系特警支队和无人机,进行支援。经过24小时的不间断搜寻,老人于次日早上在河边一处荒地被发现,生命体征平稳。

过去一年,合肥110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群众反映的“急”“难”“危”“新”等问题入手,帮助群众110.6万人次,找到走失人员24856人次,救援群众27067人次,解答群众咨询68.6万人次。

过去的一年,合肥110全面加强与市政府特殊群体“5+1”社会关爱服务专班,以及消防救援、应急管理、蓝天救援等外部单位的联系,在失踪失联、应急救援等方面加强协作。同时,建立与民政部门以及出租车、网约车和快递物流企业的信息查询和紧急联络渠道。这种多部门联动的救援工作方式受到广泛好评。

2022年,面对110接处警工作中遇到的非警务类警情,合肥110通过加强警情分流处置、加强社会联动,实现群众求助从“办不了”到“办得了”的转变。通过与12345、消防救援、应急管理、医疗卫生、蓝天救援等应急力量无缝衔接,秒级响应、综合施策,先后联动处置各类非警务非紧急类事项144.61万起。

30年来,合肥110忠实践行“永做人民的保护神”的工作理念,夜以继日奋战在急、难、险工作的第一线,用“24小时的守护”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 ·合公新 本报记者 朱震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