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之眼”摄下黄山众多“精灵”

数十年来首次监测拍到野生梅花鹿、近20年来首次拍摄到猕猴……黄山风景区的一群野生动物透过“秘境之眼”进入人们视野。近日,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保卫教授科研团队在整理对黄山风景区野生动物的监测数据时,发现森林里不少可爱“精灵”的身影。

白鹇。


(资料图)

猕猴。

拍摄到十余个大中型兽类物种

从红外相机记录的影像资料可以看出,黄山风景区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黑麂,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勺鸡、白鹇、黄喉貂、中华鬣羚、猕猴、黄山短尾猴等,还有安徽省重点保护的物种,如豪猪、花面狸、食蟹獴、小麂、猪獾等。它们在镜头前,时而嗅一嗅气味,时而俯下身寻找食物,时而凝视前方,时而悠闲小憩,留下了一幕幕珍贵的画面。

据了解,从2017年开始,该团队就与黄山风景区联合开展风景区内的野生动物观测。目前通过红外相机就记录到大中型兽类十余个物种。

“秘境之眼”记录下多次新发现

在这些野生动物中,研究人员惊喜地发现了一位“稀客”,它就是梅花鹿!据黄山风景区透露,这是多年来首次在该景区监测到野生梅花鹿。这张珍贵照片拍摄得非常清晰,可以算是这只野生梅花鹿的“特写镜头”。

红外相机还在云谷寺景区拍摄到了一只成年雄性猕猴。据了解,皖南地区虽有猕猴记录,但近20年来在黄山景区范围内监测并拍摄到影像照片,尚属首次。

在此项监测工作中,科研团队还于2019、2020、2021年在猴谷景区内连续发现3个脊椎动物新种,分别被命名为安徽麝鼩、黄山小麝鼩和黄山猪尾鼠。

据科研团队成员介绍,此次布下的红外相机一般都在人迹罕至、野生动物可能经过的地方,海拔一般在700-1700m。这些红外相机也成了黄山这座风景区的“秘境之眼”,让这些动物“精灵”们在不被打扰的前提下,留下生动的剪影。

成年的雄性猕猴悠闲地坐在石头上,嘴里嚼着好吃的食物,不停地东张西望;黄喉貂在山洞前飞驰而过;黄山短尾猴则携家带口在岩洞内躲避风雪,还有中华鬣羚在洞内独自小憩;小麂情侣在洞口的“新婚留念”……

透过这些神奇的“秘境之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这些野生动物的“众生相”,并感受到生命的奇妙与大自然的力量!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张梦怡

关键词: